
【推荐】旅游管理的实习报告三篇
在学习、工作生活中,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,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。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旅游管理的实习报告3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旅游管理的实习报告 篇1实习是大学生迈向社会,进入职场的第一步,是学生在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,具有很重要的意义。这一次实习对我来说也是意义非凡,也终身难忘,因为这次实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外界的一个认识,还带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。
这次的实习单位选择的是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,而岗位是景区讲解员,工作内容就是作为景区讲解员为游客朋友们提供讲解和答疑服务,主要的工作地点是景区内的绿色大巴上,我们能接触到的人群,主要是:
A内部工作人员:警察——协助景区管理的警卫人员;师傅——每辆大巴上都有一个师傅和一个导游,所以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就是师傅;其他导游——在忙中偷闲的时候,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些有的没的。
B 游客:我们是整个国家公园内部最直接接触游客的,也是与游客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
而我们讲解员的工作主要就是讲解公园内的一些主要景点景色,主要分为三段。
1、门景区→属都湖段:游客在景区大门售票厅买门票后,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进入景区绿色大巴乘车点,然后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,引导游客上车,给游客安排座位等。在这一个环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:A、进入公园之后,大家不分团,不分车自 ……此处隐藏8144个字……中国远古人类分布范围,还填补了岭南地区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,是古人类文化科普教育是基地,于1961年10月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石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,是广东考古学工作的重大突破,其内容丰富,特征鲜明。
第三站—“粤人故乡”珠玑古巷
闻名遐迩的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城北9公里的梅关古驿道上,它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广东的一个商业重镇。唐宋年间,南来北往的文人达官、富商贵贾都在此停留,有的还在此落户,珠玑古巷便成为岭南诸姓杂居的繁荣集镇。自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初期的200多年间,中原及江南氏族由南雄珠玑巷陆续南迁的有130多次,主要迁居地为珠江三角洲一带及海外,以操粤语方言为其文化特征。据众多的岭南姓氏族谱记载,从珠玑巷南迁到珠三角,然后迁徙到港澳和海外的有丁、刘、王、邓、古、甘、马、胡、曾、林、孙、崔、曹、戴、欧阳、陈、杨、周、郭、赵、宋、朱等共143姓,时至今日,珠玑巷后裔达
千万人以上。珠玑巷人的南迁,以其范围之广,次数之多,历史延续之长,谱写了中华民族迁移史上壮丽的一页。珠玑巷人南迁带去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,为发展岭南经济网站文化乃至昌兴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珠玑巷,至今已1100多年,它是广东省目前仅存的惟一宋代古巷古道,全长1500米,路宽4米多,全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。两旁民宅祠堂,店铺商店鳞次栉比。巷道曲直有致,古朴清幽。巷内现有20多姓320多户1400多的人。
珠玑巷原名敬宗巷,据传唐敬宗时,张兴一家七代同堂,朝廷同其考义,特赐与珠玑绦环,为避宗庙缢,就将敬宗巷改名为“珠玑巷”,珠玑巷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商贸重镇,也是现在海内外和珠三角四千多万后裔的发祥地和祖居地。